1、基因科學證明了雜交優勢。 我們中國人喜歡純粹,大紅、大藍、大黃都好。雜交在中國文化是“不正宗”的表現,雜種(half-breed)更是國內外罵人的“通話”。但是,隨著現代科學發展,尤其是基因科學的發展,我們越來越發現,“雜種”往往意味著優秀,雜交往往帶來難以超越的優勢。與其問我們吃的東西里面,多少是雜交的,還不如問,有多少不是雜交的?雜交水稻,雜交奶牛,甚至大家都想到,把牛與西紅柿雜交。而是無所不雜,天下一交。 2、文化還是雜交的好。 文化從物質世界中來,就象香氣從蘋果中來。蘋果雜交的甜,文化也是雜交的好。 我可以斷言,世界上所有優秀的文化都是雜交的。你可以反駁我,但是,我還要再加上一句:因為純粹的文化已經早就絕種了。 世界有一個人,可以算作最崇拜“純粹”的了。那就是希特勒。 希特勒說:民族雜居只能泯滅主要民族的特性,而 ——“血統的混雜以及種族的墮落,這實在是舊文明湮沒的唯一原因”。 ——“猶太人十分明白,在幾千年以后,他們能夠顛覆歐洲的民族,使血統混淆,純粹的種族消滅”。 在希特勒看來,日耳曼人是最優秀的純粹種族。純粹是好的,日耳曼民族是好的。一根筋的希特勒這樣認為;蛘哒f,希特勒裝作一根筋的樣子這樣說。 而日耳曼民族一定也是不純粹的。首先是文化,地域只是一個相對范圍,任何一個民族,在其形成以前,一定是許多個部落在通婚、戰爭等作用之下融合而成的。在形成過程中,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其他民族種族的因素加入進來,使日耳曼民族越來越強大。這有點象星球的形成。似乎太空中沒有一個純粹由一種元素構成的星球吧。民族也一樣。說起文化來,更不用說了。 還有一個著名的純粹說的吹捧者,那就是《哈利波特》中“馬爾!奔彝。但是,形成諷刺的是,該劇中最厲害的人物“伏地魔”竟是個混血種(雜交優勢的明證。。。 其實,最著名的雜交證明竟是中華文化。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,現在存活的只有一個:中華文明。中華文明為什么存活至今,而且越來越勁?因為 ——雜交優勢。 也許歷史循環論是有道理的,中華文明總是過幾百年就衰落一次,一是過于繁榮,奢侈太大,當時的生產力已經承受不了;二是人口太多,人類快要被累死了,就象孩子太多的父母,真的會被累死;三是統治太專制,權力是欲望,象《魔戒》里面的戒指,會自己膨脹,最后,把自己毀掉了事。每當中華文明到這時候,邊界的少數民族便乘虛而入,“入主中原”。 但是,我中華人并不排斥外來文化。于是,侵入者成了統治者,他們也化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的文明,他們的清越的風氣,他們的茁壯的精神,為中華文明輸入了新鮮血液。拿一句普通話講,就是我們又“涅槃”了。歷史又轉回來了。 做一個中華文明雜交史,你會大吃一驚,我們周圍還有什么是我們祖先特有的?吃的西紅柿,還是用的電腦,還是聽的二胡,還是坐的汽車? 沒有了。只有我們:炎黃子孫。就象那首歌里唱的:還有我的牛,跟著我。 啊~不!我們也不只是炎黃子孫了!我們的血脈里澎湃著的,不僅是黃河長江的濤聲,還有多惱河的情調,也許還有希拉沐倫河的悠揚(內蒙古最美麗最古老的河流,被稱為祖母河)。 3、太極拳是“最雜交”的拳種。 也許世界上純正的拳,但是我不知道,它從來沒有吸收過其他拳種的養分。就象一條河,從來沒有其他河加入,也許早就干涸了未必。 太極拳產生得晚些。如果按照時下一些流行的看法,到明末,那就更必須更給雜交造成了條件。 太極拳文獻留下了“罪證”: 陳王庭據稱是創始人,有人也說是創編人,不管他,且看紀錄: “推掘《河圖》、《洛書》、《易經》、《太極圖說》的哲學道理,追含中醫、軍事、力學及各有關學科的精微,并采納黃老“導引”、“吐納”的學術,汲取當代各家拳路的特長,潛移默化地歸納熔化,創始了剛柔互濟深講纏絲勁的一百單八勢太極長拳……”(《太極拳鼻祖陳王庭公傳》) 各位看官,如果這些被“參考”的成果的作者還活著,那陳王庭先生要打多少場“知識產權”官司! 可見,太極拳之所以有威力,就是雜交優勢的明證。 中國和世界的技擊術中,大多數也都是雜交的產物。能夠促成雜交的,往往是各個世代的絕頂聰明的人物。雜交也不容易! 4、太極拳該“開放”了。 雜交之后,會有一個相對穩定期。通過粹煉,把雜質化去,留下最精華的。好象是青銅器煉制,把許多種金屬放在一起,放到火上一遍遍煉,最后成了渾然一體的一種金屬,叫青銅器。它因為雜交,代表人類文明一種型態:青銅時代,從而與黃金、白銀并駕齊驅。 太極拳也是一樣。形成之后,也經歷了一個成熟過程。到清代,達于成熟,完善。標志是出現了楊無敵,太極一人。由雜返回到純粹。當然,這并不能抹去他曾經的雜交歷史。 我們不能做守財奴,從狹隘的民族主義出發,不學洋鬼子的,不跟他們交流;蚴俏ㄎ要氉,“想當年……”。 而應當以我們祖先的寬廣胸懷,積極吸收,豐富太極拳。 5、太極拳該從哪些方面“雜交”? 一個拳種,不行的時候,不僅應當努力練好內功,而且應當放眼世界,多方學習。 可以學的東西有: 技擊方法。 推廣方法。 比賽規則。這樣才能融入現代世界。如泰拳就是舍棄了原先一些過于野蠻的比賽方法,與西方“接軌”,才有了后來的世界性發展。 訓練方法。萬法歸宗。培訓方法也是如此。各類著名的技擊術都曾出來技擊大家,不妨研究一下其他技擊方法的培訓之道,也許會有所得。 產業化。太極拳的產業化太晚了。比之于中國當前其他流行的國外技擊術,最少也得晚半個世紀吧。晚有晚的好處,有后發優勢。但是,先要勇于學習,善于雜交。 從這方面,跆拳道式太極拳,實在不是壞事。我們不要嘲笑他們,反而要敬畏他們。因為,這其他是跆拳道界的雜交! |